当前位置:笔趣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22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22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1 / 1)

第123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

大庆殿内。

陈执中望了一眼大河河道沙盘,缓步走出。

官员们也都纷纷看向陈执中。

在赵祯犹豫不决时,首相的意见便尤为重要。

中书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官员的意见,也是日后或替官家背锅的最佳人选。

此刻,苏良和欧阳修的心情也有些紧张。

陈执中想了想。

“官家,臣……臣以为欧阳学士与苏御史所言并无太大问题。然治河非纸上功夫,更非这样一个简易的河道沙盘便能解决的,臣也粗通算学,但对此沙盘的构造还是有诸多疑惑。”

“此河道沙盘真能完全推演出引大河东流至六塔河后的结果吗?臣表示怀疑。”

陈执中很精明。

他未给赵祯一个明确的答案,反而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此问题显然对大河东流更有利。

这时。

三司的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官家,臣在三司多年,自认精通算学,但苏御史此番推演,臣认为未经过反复推敲,难以当真!”

苏良暗叹糟糕。

他高估了当下官员们的接受能力。

虽然大宋已将算学列入诸科之中,算不得“奇技淫巧”,但官员们在算学上的造诣,仅够用在赋税总账上。

更何况。

此河道沙盘还涉及一些物理知识,非一朝一夕就能与官员们讲明白。

“官家,此事涉及汴京安危,绝不可因噎废食。不尝试根本不知对错,臣再次请求,引流六塔河,若出现意外,叫停即可!”夏竦再次拱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顿时,十余名官员都站了出来。

赵祯想了想,道:“这样吧!苏景明,你与欧阳永叔将今日之言辞整理成文字,连同此河道沙盘一起送往大名府,供河官们作为参考。”

“大河之水分流六塔河之举则正常进行,若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告知贾相,绝不允许出现河水决堤、伤民毁田之事发生!”

苏良与欧阳修欲开口,但却被赵祯用眼神制止了。

“臣……臣遵命!”苏良与欧阳修略带无奈地说道。

不远处,夏竦露出舒心的笑容。

……

两日后。

在苏良的帮助下,沈括得特批,获得了在崇文院畅读一年书的机会。

沈括不由得大喜。

其父需回江宁就职,他则是在汴京城住了下来。

欧阳修直接将他的衣食住行费用全揽了下来,前提是沈括能向他多讲一些稀奇玩意。

接下来的几日。

苏良和欧阳修也都想开了。

待四月底或五月初,河道之事自会出结果。

苏良闲暇之余,还去了一趟正在建设中的南郊市集。

在包拯的监督下,南郊市集的建设尤为顺利。

那群上四军的士兵,刚开始还高高在上,但在被一群老工匠训斥多次后,乖乖当起了学徒,干活甚是麻利。

与此同时。

欧阳修已经应允,待苏良的儿子苏子慕五岁时,他便亲自教授,担任先生。

欧阳修还夸下海口,待苏子慕十岁时,就推举其参加童子试,最差成绩绝不能低于晏同叔。

苏良乐得合不拢嘴。

要知,晏殊可是大宋朝有名的神童。

七岁可属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便获得了同进士出身,被真宗皇帝授为秘书省正字,准许去秘阁读书,当时便名扬天下。

……

三月二十八日,大名府,入夜。

一座大厅内。

大河河道沙盘和苏良的释义书信出现在贾昌朝的面前。

贾昌朝打开苏良的信封,扫了一眼后,直接将其放在蜡烛前点燃了。

信纸迅速化作火团。

燃烧完毕后变成一团灰烬飘落在地上。

贾昌朝将灰烬踩在脚下,冷声道:“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欲教本相做事!”

随即,贾昌朝看向大河河道沙盘,沙盘虽精致,但贾昌朝却越看越不顺眼。

他想了想,道:“将此物丢到澶州蒙学学堂里,供那些孩童玩耍,老夫手下有治河官员近百人,大河就在眼前,看这个泥巴捏的破玩意有何用!”

当即,数名仆从便将大河河道沙盘抬了下去。

……

四月初二,天色渐暖。

汴京城内热闹依旧。

这几日,汴京城突然出现了一位身份神秘的贵公子,人称:冷公子。

其居于樊楼。

衣食住行皆是一副贵人范儿。

身旁有护卫十余人,丫鬟七八个,所用器皿皆是自带的金银瓷器。

事事都甚是讲究。

包子要吃州桥鹿家的、乳酪要吃北斜街张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nalosh.com/read/556213/1656667.html)阅读,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http://www.nalosh.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