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小说网>历史军事>不再平凡> 第45章 叹伤逝,皇帝崩你当如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叹伤逝,皇帝崩你当如何(1 / 1)

北元终究还是撤兵了,秦正也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了。

好长时间没回平渡了;

好些日子没见白先生;

秦家洼也有几年没回去过了;

很想念老太公,想老学究;

想回老家看看,却一直被诸事拖累,抽不开身。

现在仗打完了,以北元的大败而收场。

白虎关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边关获得了难得的平静。

北元大军虽然撤走了,秦正依然不敢放松。

城外就是北元的国土,北元大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能被动防御,也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

尤其是北元的骑兵,来去一阵风,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大乾没有上规模的骑兵。

就算秦正能追上,也根本没实力打赢。

骑射之道,对大乾而言,一直是短板。

秦正手下,虽然兵马不少,但大多是步兵,骑兵很少;

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练成一支大规模的骑兵。

尤其是财力上,根本不允许。

再就是马匹,大乾境内普遍是驮马,战马很少。

好的马种,尤其是战马,都在北元境内,北元对马种卡的很严。

官府很早之前,就开始了马政,然而边境太平,时间久了,也就不了了之,马政也荒废了。

白天,秦正在藏书楼看书。

二楼有不少武功心法之类的书籍,很多都是基础篇,对秦正帮助很大。

秦正耐着性子,坚持每天看书。

除了功夫类的书籍,二楼还有很多兵书。

有关于如何排兵布阵的;也有讲述战例的。

秦正看的津津有味,不仅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吃饭,还是亲兵提醒,秦正才发现,自己已经待在藏书楼一整天了。

入夜时分,秦正偷偷溜出城去,想看看北元大军的动向。

这些天通过看书,秦正对北元的历史也了解不少,都城的位置秦正也大致摸清了。

秦正朝北元都城,中京的方向,狂奔了两百多里。

再利用自己的感知力去看,距白虎关将近五百里的地界,连一个牧民都没有。

秦正确信,北元大军是真的撤走了。

没有再继续向前,秦正启用“洞天令”。

一个念头闪过,秦正直接来到太守府卧室内。

秦正又自嘲的笑了几声,看来自己是过于谨慎了,甩了甩脑袋,躺在床上就睡了。

第二日一大早,秦正就让亲兵传令,让所有将军来太守府议事。

原本宣布回平渡的,可感知力发现,关南方向,来了一队人马,正向白虎关赶来,还有十几辆马车,上面全是货物。

以车辙推断,很可能是金银财物,为首之人,秦正虽然不认识,可经过反复辨认,秦正可以判断这些人是从京城而来。

思来想去,这个时间赶来的,除了封赏外,没有其他目的了。

于是,秦正干脆让大家等着,也没解释。

等了将近两个时辰,几乎将所有人的耐心都快磨没了。

虽然众人心中颇有微词,可也不敢表现出来,装作若无其事。

秦正的感知力“看见”这队人马,离白虎关不远了。

于是秦正下令:“众将听令,随我去南城门迎接朝廷的封赏。”

众将官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钦差要来,难怪大都督如此郑重。

所有将领顿时怨气全消,喜笑颜开的跟在秦正身后,来到南门外,等待朝廷钦差的到来。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只见钦差一行人才姗姗来迟。

秦正带着众将,齐声道:“恭迎钦差大驾,请众位大人随我入城。”

骑在马上的孙武呆了呆,这不对呀,原本是打算暗访的,想看看尚书大人口中的年轻俊才,是不是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现在倒好,暗访变明察了,这叫什么事儿。

钦差大臣,兵部左侍郎孙武呆了呆,很快反应过来,毕竟是京官,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孙武下了马,快步上前,拍了拍秦正的胳膊,笑道:“尚书大人一直夸的青年俊才,就是小哥你吧,老哥我叫孙武,兵部左侍郎。”

秦正带头,一群身穿甲胄的将军校尉,躬身向孙武行礼,孙武哈哈一笑,道:“众位将军请起,众将请起。”

“拜见大人,在下秦正。”秦正介绍完自己,又介绍众一一介绍众将军。

孙武一边听名字,一边能准确报出该将军的籍贯和经历,秦正也很佩服。

寒暄完,秦正请孙武一行入城休息,安排住进了何奈曾经居住过的大院儿,乔家大院。

现在改名成了“钦差行辕”了。

秦正也费了一番功夫,在与何奈的通信中,也知晓了兵部左侍郎会来白虎关封赏,所以早早就准备好了。

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钦差大驾;

甚至以为钦差不会来了,就准备回平渡了。

凑巧,刚准备走,钦差一行就到了关南地界。

孙武一行,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秦正一下午都没去打扰。

直到第二天,孙武要宣读朝廷旨意。

秦正早早聚齐了军中将领校尉,在太守府等候钦差大驾。

所有的将领均有封赏,对秦正的封赏尤为丰厚,秦正再一次升官了。

对秦正的封赏,是单独一封圣旨。

圣旨大意是:加封秦正为抚远大将军,总督秦、儋、隋,三州军务,敕封忠诚伯,依然还是白虎郡太守兼漳县知县。

抚远将军和抚远大将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地位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本朝抚远大将军乃是二品下的将军,总督三州军务,妥妥的二品上,虽然不是常设,但品阶很高。

秦正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跪在地上发呆。

孙武提醒到:“秦总督,该领旨谢恩啦。”秦正这才反应过来,接旨。

孙武一行人在白虎城呆了半个多月,在看了北城和北城楼后,才终于明白,白虎关战事有多惨烈。

孙武甚至给秦正深深作揖,对秦正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秦正一时不知所措,只能扶起孙武,尴尬的笑笑,道:“大人抬爱。都是将士用命,我倒没什么,真的没做什么……”

钦差孙武结束白虎关之行结束,就回京了,秦正一直紧绷的心情,也放下了。

朝廷的封赏很丰厚,秦正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朝廷的意图,更看不透。

既然想不明白,秦正就没再去想,按照原定计划,先回平渡,再去涿郡探望白先生,最后再回秦家洼。

太守府的一切,秦正安排杜子腾接管,军务交给了游菜花。

在秦正看来,杜子腾更适合当官,而不是从军。

试用了几天后,太守府的一切,杜子腾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杜子腾处理起政务来更是得心应手,看着杜子腾做的一切,秦正很满意。

交代完众人,当天夜里,秦正一个念头,直接去了“道一洞天”。

乱世将至,不只一个人提过此事,秦正也有些感觉。

天下变的有些不一样了,需要早作打算。

自从离开秦家洼,秦正就没有一天真正踏实过,说白了,就是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功夫是秦正唯一的依仗。

秦正再次去洞天世界,打算好好修炼一段时间。

原本以为,人间武圣是当世最强,可后来发现,所谓的武圣,也只不过是修炼的开始。

所以,需要变强,变的更强,功夫才是秦正安身立命之本。

白虎关还是深夜,“洞天世界”此时已是正午。

秦正再一次来到百香果树林。

看着挂满果子的百香果树,感叹,外面才过去几年而已,洞天世界不知道过了多久了。

里面与外面截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外面才过一天,里面不知道过去多少年。

截止今天,秦正还是搞不清楚,外面一天,洞天世界内多久,好像里面的时间根本不固定,有时候快,有时候慢。

秦正盘坐在一棵大百香果树下,凝神静气,准备修炼。

当感知力探出,就发现附近全部是浓郁的天地元气,几乎要液化,压得秦正呼吸都困难。

秦正强忍着压力,慢慢收回感知,压力也随之减轻。

最后,秦正将感知力收缩到周身三尺方圆,浓郁元气产生的压力也随之消失。

静心凝神,开始吐纳天地元气。

从开始只敢纳入一缕元气,慢慢增加。

直到一次纳入一千缕元气,秦正感觉身体到了极限;

最后降到一次纳入五百缕元气,这个强度正合适,不多不少。

秦正继续修炼第一层功法,从足少阴肾经开始,又修炼了足太阳膀胱经。

原本青绿色的金丹,又重新变回紫黑色。

直到第一层功法修炼完了,金丹彻底定格为紫黑色。

秦正也摸不清金丹颜色变化的规律,应该与修行的功法有关。

此次主修的肾脉,金丹上应该显现的是肾气的颜色。

那么接下来修炼第二层功法,主修心脉,从少阴心经开始,金丹应该变成红色才对。

从修炼第二层功法开始,金丹的颜色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原本紫黑色,慢慢变成了红色,直到第二层功法修炼完,金丹完全变成了红色。

秦正恍然,难道这就是心火之气吗?

尝试心里想着火焰,接着秦正身前突然冒出一个红色的小火球,随着秦正感应力加强,火球越来越大。

秦正的念头想到,缩小,火球就变小了;

秦正越玩越兴奋,尝试着控制火球变换形状;

火球也随着秦正的念头,在不停地变换形状。

终于,秦可以确定,功法的第二层,可以产生火焰之气,也就是控火的能力。

秦正一次修完功法的前五层,五脏经脉全部修炼了一遍。

金丹的颜色也从开始的黑紫色变成红色;接着变成黄色;然后青绿色;最后变成白色。

五脏经脉修炼完,秦正也诞生了了许多能力。

接下来,秦正把十二条正经经全部修炼一遍。

功法第九层修炼完,又多了控风、控雨、呼云、控雷电,四种能力。

虽然眼下的能力还很弱小,只要不断修炼,这些能力也会一步步增加。

秦正九层功法练完,也发现了一丝不对。

虽然修炼很顺利,但真气在身体内运转,总是不太顺畅,根本达不到书上描述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效果。

收回感知,在身体经脉寻找,最后秦正发现,自己的任督二脉居然未通。

而秦正看过所有的修行功法,都没有任督二脉贯通的记录,都是在人体诸脉游走,最后用阴阳两窍或阴阳两维脉作为大周天运转之用。

秦正可是在梦中世界了解到,贯通任督,才算打通大周天。

说干就过,秦正重新调整心态,引丹田真气,准备打通任督玄关。

真气沿任脉下行至石门穴,过关元、中极、曲骨、接着到了会阴穴。

秦正打通经脉和练功一样,三分练,七分养。

一个穴位一个穴位的养,现在已经来到了会阴穴。

会阴穴吞噬真气的量极大,仿佛装不满。

直到秦正消耗了丹田内两成的真气,会阴穴才被填满。

接下来秦正要贯通任督玄关。

秦正小心翼翼的控制真气下行,从会阴穴到长强穴。

简单的一处玄关,丹田内的真气消耗掉五成,才贯通玄关。

玄关一通,真气上行的速度加快。

直接贯通督脉上的诸多穴位,经灵台过凤府到达百会穴。

当真气到达百会穴时,无数的天地元气蜂拥而至,脑海中杂念丛生,秦正几乎要疯掉。

秦正强咬了一口舌尖,终于获得一丝清明,稳定心神,接着引导真气过前顶、神庭、印堂穴位,再经两侧太阳穴,舌点上腭,过承浆穴,经过天突、璇玑、膻中、神阙,再经过阴交穴,最后,真气重新回到丹田。

当真气再度回到丹田时,秦正头颅内轰鸣声不绝,真气流转,如长江大河般,滔滔不绝。

秦正的身体也在鲸吞周围的元气,不停的转化成内力。

周围的天地元气直接液化,如大雨倾盆,在秦正身下,形成一个元气水潭。

秦正也沉浸在无悲无喜中,不知过了多久,归于平静,周身经脉,真气游走,生生不息。

秦正睁眼起身,通体舒坦,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秦正就发觉不对了,浑身上下,臭气熏天,秦正也明白,这大概就是”元气沐身“的效果吧。

一个念头,来到河边,秦正直接跳进河里,身体洗干净后,衣服也洗了好几遍,终于洗干净了。

如今,秦正拥有了控水的能力,虽然不强,脱干一份上的水分还是很轻松的。

轻轻抖动,衣服就干了。

穿上衣服,秦正又吃了一百多个寿元果,才离开洞天世界,回到平渡的家里。

平渡,过去只是漳县的一个乡邑,现在已经变成漳县的县城了。

自从白先生、田县尉走后,平渡就成了整个漳县的中心,原本的县衙基本上废弃了。

汤和、赵刚、刘一柄三人,直接把漳县的县衙合并到平渡;

原本的县城直接变成漳水邑。

随着县衙的搬离,县城原本的百姓,很多人搬进了平渡;

平渡城再一次扩建,几乎是原来的四倍大小,直追州牧府所在的城池。

平渡衙门现在直接更名成漳县县衙;

原本县衙大牢关押的犯人,也都关在到了平渡;

原本在县衙当值的文吏、衙役,合并到平渡后,职位待遇基本没变;

县衙的牢头儿改任平渡旧牢的牢头儿;

新牢还是由牢头儿蒋作人管理。

所有江湖人士,功夫高手,全部关押在新牢内,普通犯人关押在旧牢。

秦正回到平渡,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还是有不少人猜到了。

平时基本看不见人的汤县尉,这会儿正跑步往县衙赶。

赵捕头,不,现在应该叫赵县曹,也在拼命往县衙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nalosh.com/read/555056/1352356.html)阅读,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http://www.nalosh.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