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小说网>历史军事>不再平凡> 第29章 恶不尽,磨刀不误砍柴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恶不尽,磨刀不误砍柴工(1 / 1)

“飞贼”越抓越多,平渡大牢快关不下了。

自从秦正兑现了承诺,给了梅村绝龙岭六盘山金矿后,梅村众人就越发有干劲。

每天至少送几十个“飞贼”到平渡大牢。

才不过五天而已,平渡大牢就多了三百多名“飞贼”。

一时间,牢房里已经人满为患了。

牢头儿老当益壮,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管理着大牢的一切。

不管发生什么事,牢头儿都能自己解决。

牢头儿自从出任平渡牢头儿以来,就没出过乱子。

现在,犯人越关越多,牢房已经满了,不得不向刘一柄求助。

刘一柄出任主簿快两年了,和牢头儿虽然同在平渡府衙大院内,很少打交道,说话的机会都少。

牢头儿常年待在牢房里,刘一柄基本都在班房办公,两人几乎没有单独见过面。

刘一柄和牢头儿上次见面,还是和秦正一起。

刘一柄见到牢头来了,笑道:“牢头儿,稀客呀,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对了,还未请教牢头儿你尊姓大名呢。”

牢头儿笑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小姓蒋,大人称呼我蒋老头儿即可。不过大人,所有平度在籍的胥吏、衙役、狱卒,姓名籍贯都有登记造册的。”

刘一柄脸色微红,尴尬一笑道:“咳咳……是我疏忽了,主要是平日太忙,也很少查卷宗,别见怪啊。蒋先生此来,可有什么事吗?”

牢头儿道:“当不得‘先生’称呼,叫我老蒋也行。”

“小老儿也没念过什么书,种过几天庄稼,老了干不动了,才当了狱卒,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不过大人,这次真的是有事。”

“现在平渡大牢里关押的犯人太多,牢房快满了,再来犯人,就没地方关了,这可如何是好,还请大人早作定夺。”牢头儿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刘一柄。

刘一柄沉吟了几息,道:“要不扩建牢房,你看如何?”

“可行是可行,不过,要消耗不少钱财呢”,蒋牢头儿笑呵呵道。

“既然这样,那给你拨付五万两白银,具体的事你来安排,你看如何?”刘一柄很干脆,当场答应给牢头拨款,扩建牢房。

“这,大人,这样不太好吧,也不符合流程吧,秦大人那里如何交代?”蒋牢头儿面露难色,有些不解的道。

刘一柄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讲那么多规矩,特事特办嘛。秦大人那里我去说,要是是银子不够的话,再加五万两,就十万两吧,不够再说。”

蒋牢头儿拱拱手,笑着对刘一柄道:“够了,够了,多了,多了好,大人请放心,我定然把牢房建好,不辜负大人的厚望。”

刘一柄拨款修建牢房。

梅村那些人忙着抓“飞贼”。

抓了几百人,都送到平渡大牢关押。

秦正也不明白他们具体怎么做的,也不过问,只看结果。

梅村人对付“飞贼”果然有一手,这大概是‘蛇有蛇路,鳖有鳖路’,看来让江湖人料理江湖事,秦正这一步是走对了。

梅村人在平渡忙一边忙着抓“飞贼”,一边在绝龙岭开采金矿。

从划定矿区开始,前后不过五六天时间,梅村众人已经建好矿窑,开始采矿炼金了。

矿窑的事,由梅厚存负责。

秦正还去看过一次,已经挖出黄金了。

金矿就如同当初秦正跟梅老说的一样,六盘山矿区挖出的金矿,有的真的不需要冶炼,就是黄金。

而产出的黄金直接运到梅村去了,当然官府也收了不少税。

秦正的到来,没出梅老的意料。

梅老正好也在矿上,查看采矿的进度。

见到秦正到来,梅老起身相迎,笑道:“大人来了,也不事先打个招呼,山上物资贫乏,连口像样的茶水都没有,真是惭愧,失礼之处多多包涵。”

梅老再次见到秦正,态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秦正也信守承诺,说给就给,而且是真正的金矿,没带丝毫夸大。

对梅老的话,秦正没往心里去,短短的几天时间而已,矿窑建好了都开始冶炼黄金了,相当神速。

传言梅村觊觎平渡金矿,由来已久,看来传言不虚。

秦正笑道:“梅老太客气了,我来此不为喝茶,我只是来看看,六盘山金矿的产出如何,是否合梅村众位高人的意,若是不满意,我们再换个矿区。”

“满意,太满意了,这里简直是座金山;”

“若不是大人厚爱,我等连开采金矿的机会都没有 ,更不谈这金矿山了;”

“至于我等与大人的交易,是我等占了大便宜了,大人若有差遣,我等绝不推辞。”梅老很激动,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秦正要的就是这句话,金不金的无所谓,关键在梅村众人的态度。

梅老说秦正给了梅村机会,这是实话。

世家豪强把持着平渡金矿的开采权由来已久,从不与外人分享,说是秦正给的机会,毫无疑问。

要不然,梅村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

“大人,平渡普通飞贼抓的差不多了,不过那些功夫高强,又善于隐藏的‘贼众’,还要费一番功夫。”

“另外,还有不少是官府中人冒充的,更有甚者,那些人还与不少藩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知大人作何打算。”梅老说完,静静的等着秦正回复。

梅老的意思很简单,这普通飞贼我们抓了、杀了,都没什么大不了;

而那些藩王世家安排的人怎么处置,还要秦正拿主意。

至于说到官府中人,秦正心里也是一紧,难不成还有平渡官府的人跟‘飞贼’勾结不成!

秦正问:“是不是有平渡官府的人与‘飞贼’勾结,还请梅老直言相告,在下感激不尽!”

“大人言重了,老夫说的官府可不是平渡官府,而是……”梅老说到一半,环顾四周,梅厚存很识趣的走的远远的。

终于只剩下秦正和梅老二人后,梅老才继续开口道:“朝廷的人,听命于某个国公;藩王府的人;还有四大家族的人。”

梅老说完,秦正松了一口气,笑道:“一律按飞贼处置,若有反抗,格杀勿论。梅老尽管施为,出了事,我秦某人担着。”

秦正的话,掷地有声,不容置疑,梅老听完秦正的承诺,还是有些疑惑,问道:“大人,那可是藩王府和国公府的人,这……”

“嘿……梅老,没那么严重,当今皇帝健在,我是给皇帝当差的,不是藩王和世家的走狗;再说,小小的平渡邑,哪里有什么藩王的人,梅老肯定是在说笑!

梅老心里有数了,秦正的意思很明确,藩王、国公虽然地位尊贵,我秦正当然惹不起,可我秦正身后可是皇帝,藩王再怎么厉害,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手伸进平渡。

至于那些作恶的爪牙,一律按飞贼论处。

把这些飞贼清理干净了,谁还管他是谁的人,这就来个死无对证,藩王即使震怒,也毫无办法。

梅老嘿嘿笑道:“大人英明,老夫心里有底了。”

两人交谈结束,梅老招手让梅厚存过来,梅厚存快步跑到二人跟前,速度太快,险些没停下来,喊了秦正一声大人,又叫了梅老族长。

梅老骂道:“臭小子,别这么莽莽撞撞的,冲撞了大人,你可担待的起吗?你岁数也不小了,以后这六盘山金矿就交给你打理了,有事就找秦大人,别没事总给老夫捅娄子,知道了吗?”

梅厚存摸摸脑袋,腼腆一笑,轻言细语的道:“大人、族长,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打理好金矿,不让族长失望,不给梅村丢人。”一个粗犷的汉子,突然细声细语的说话,秦正有些不适应。

梅老好像没感觉,满意的点点头,‘恩’了一声。

秦正笑了笑道:“恩,有事找我秦某即可,我一般在衙门办公。对了,发财了,别忘记交税呀。”

梅老哈哈一笑,道:“大人放心,有产出肯定会交税;开一天矿,交一天税,不会让大人为难的。”

听听,秦正心里暗笑,这老头儿,真是一点儿不肯吃啊,说的话也滴水不漏,有产出要交税,这点毋容置疑;

言外之意是,没产出就不能逼我交税了吧。

我秦正是讲道理的,开采不出金矿来,我就是想让你们交税,你们也得有钱才行啊。

梅老交代完梅厚存,就和秦正有说有笑的下山了;

梅老似乎有意要告诉所有人,与秦正关系密切。

秦正暗笑,没有点破,知道梅老是好意,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对秦正表达谢意呢。

梅老虽然是梅村的头领,却很少抛头露面,深居简出,但江湖上,高手如云,年轻一辈的人认识梅老的不多,但那些老一辈的,基本都知晓梅老的存在,更听过梅老的威名。

梅老就是要告诉这些人,梅村已经和平渡官府合作了,跟平渡官府过不去,就是跟我梅村过不去;

若现在撤出平渡还有机会,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

梅村与秦正合作,传出去也好,反正迟早都会让人知道的。

征召的新兵还在刘岗,整编进行的如火如荼。

汤和、赵刚两人忙得不可开交,凡事有不懂的就跑去找何奈何老将军。

老头儿不胜其烦,甚至开口骂道:“你们两个狗东西,跟秦小子一个德行,没能耐领什么兵,还他妈招这么多,累死你们两个小王八蛋。”

老头儿虽然每次都骂的很凶,不过该指点的也从不藏私。

汤和、赵刚两人,每次挨骂都笑呵呵的,被骂后,继续缠着老头,问东问西。

老头儿其实也有私心,秦正手下这一万多骑兵,着实让人眼馋,自己手下就千余骑兵,骑的马也是东平西凑的;

再看秦正的手下,清一色的安西骏马,膘肥体健的,再看看自己的马匹,除了自己的加上十几个校尉的马,还算的上是像样的马匹外,就没法看了。

老头儿想直接开口,让秦正送自己几千骑兵,又害怕别人说自己以大欺小。

何奈看着上万骑兵,只能流口水,看的到,吃不得,心里其痒难耐。

看看秦正的手下的骑兵,又想想自己带的兵,不停的唉声叹气,感叹‘人比人气死人’啊。

秦正也很想早日把这些骑兵派上用场;平渡城的安危、平渡至漳县和平渡至张邑两条主要运输线的安危;

还有隔壁虎视眈眈的‘幽王’,都要军队来震慑。

眼前虽然有何将军坐镇,可谁知道哪一天何将军大军调动,平渡又成了一头待宰的羔羊。

如今的平渡是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江湖势力、士绅、世家豪强、藩王,甚至还有北元的势力也渗透进了平渡。“

边塞飞贼”,秦正也不清楚是哪方势力,通过梅老的介绍,才知道属于北元。

北元的乃蛮人,把那些犯过事的乃蛮人,‘流放’到大乾境内,让他们化身‘贼寇’,抢劫金银财货,拿回乃蛮替自己‘赎身’,通俗的说就是花钱脱罪。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北元以他们的父母、妻儿、族人为要挟,也根本生不起任何反叛之心。

北元让他们来大乾境内抢劫,一方面可以获取财物,充实北元国库;另一方面,又能给大乾制造麻烦。

最重要的一点,恶心了大乾朝廷不说,北元朝廷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即便是这些人被大乾抓住,北元也可以死不认账,就算杀了,也不心疼。

大乾与北元的边境,双方剑拔弩张,都是因为潜伏在平渡的“边塞飞贼”给北元传递的消息造成的。

飞贼传给北元的消息称:大乾秦州漳县境内,正在大肆招兵买马,疯狂扩军备战,光骑兵就有数万人。

北元朝廷得到消息后,也快速整军,不停的往边关增兵,大乾边关见乃蛮人来势汹汹,也全员戒备,又不断向朝廷求援。

朝廷上下也一头雾水,大乾与北元近三十年来,相安无事,双方和平相处,还开放了茶马互市,开放了边境贸易,怎么为何突然就大动干戈,要对大乾动武呢。

朝廷让鸿胪寺与北元使者联系,想方设法搞清什么状况。

鸿胪寺的官员被北元使者骂出来的,骂的很很难听。

北元使者直言:“”大乾朝廷背信弃义,擅起兵戈,破坏两国邦交,实非仁者所为……既然你要战,那便战”。

鸿胪寺官员本来是去打听情况的,现在变成了宣战,没敢逗留,赶紧回来禀报。

是战是和,吵的不可开交,朝廷上下都乱成一锅粥了。

“边塞飞贼”还在不停的给北元传递着情报,朝廷上下还在争论不休。

秦正更不知道,就因为自己一句,发军饷,就招了上万骑兵,如此大规模的骑兵集结,放在大乾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一万多骑兵,被“边塞飞贼”看成是大乾准备对北元用兵,也说的过去。

在刘岗的汤和、赵刚两人还在热火朝天的练兵时,而在平渡的秦正,正惬意的躺在自家小院儿里,晒着太阳,全然不知,自己捅了多大的篓子。

现在刚入秋,北地不比南方,凉悠悠的,秋天很短暂。

冬天来的早,今天天气挺好,风和日丽的,正适合晒太阳,秦正晒着太阳,打着瞌睡,日子别提有多舒服。

秦正算算时间,梅村众人入平渡已经两个多月了。

汤和、赵刚两人也在刘岗练兵两个来月,平渡的“飞贼”已经很久没闹出动静儿了,秦正很安心,每晚都睡的很安稳。

秦正在平渡,很快平息了飞贼作乱,白先生也知道了,还特地来信夸了秦正,说秦正清剿“飞贼”很及时。

州郡两级上官对秦正很满意,希望秦正好好表现,不要辜负州牧韩大人和郡守秦大人的期望。

秦正回信问白先生,是不是也该表扬表扬自己。

白先生写了一封辞藻华丽、用词夸张、洋洋洒洒上万言的表扬信,夸赞秦正的‘丰功伟绩’。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nalosh.com/read/555056/1352340.html)阅读,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http://www.nalosh.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