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南阳战况(1 / 1)

黄河虽然说华夏文明的摇篮,但是,这条河的脾气可一直不好,平常的时候,泛滥成灾,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是,黄河最严重的灾害,便是改道。

啥叫“改道”呢?

就是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自己又找了一条新道。

从原来没有的航道上自己一路“试错”找出一条新航道奔流入海,你想想这一路会淹没多少地方,淹死多少人,产生多少灾民?

一般来说,改道这种现象是极其罕见的,毕竟旧有的河道是经年累月产生的。

可是,黄河有一些特殊。

黄河由于含沙量太高,大量淤泥顺流而下,所以它的流量自带重塑河道效果。

上游还好说,因为水流湍急,劲大,沿河淤泥往往待不住。

但黄河一进入大平原也就是中下游,水流就缓慢了,淤泥沉底,越往下走沙土泥石带的越多,越容易使河道变浅,旧有的堤岸就越来越起不到约束河流的作用,好多地上河就出现了。

这使的,黄河中下游地段就非常容易出现决口,两岸就彻底完犊子了。

决口的影响往往只是局部的,大量的上游水量还是要从旧有的河道去代谢,所以决口属于在生态与社会的自我修复范围内,尚可以接受。

但改道则不同。

一,改道是原有的河道压根不再走了,不能用了。

二,出现了超大规模的决口,整条黄河的全部流量全部冲向了大平原。

三,然后开始随机选择地形,自我生成新的河道。

决堤和改道的区别在于,决堤有可能只会祸害几个县,但改道则往往是几个省受灾。

这种黄河改道所带来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

这次黄河改道有多严重呢?

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之前的黄河河道是从沧州区域出海的,而这次改道后的黄河就已经和今天的黄河出海口相差不远了,等于是黄河的这次改道生生的是自己冲出了一条五百多公里长的河道!

自己冲出一条长度达到五百多公里啊新河道啊!

这意味着,沿途的五百多公里,基本全部都成为了黄河泛滥的地区。

要知道,不做人的运输大队长,人为制造的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

可此次黄河改道的波及范围,比花园口决堤造成的范围更大。

而彼时,黄河地区又恰恰是人口密集区。

黄河一改道,不用多说,受灾人数自然是极多的。

如果之前王莽没有整出那么多事情,以西汉留下来的家底,渡过这次天灾,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次天灾,发生在王莽疯狂折腾以后。

而大量灾民的产生,会让已经国力空虚的新朝无法负担。

在朝廷无力救灾的情况下,摆在灾民面前的,就只有一个选择了,揭竿而起。

毕竟,都活不下去了,只要有口饭吃,谁还在乎,是不是造反。

于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再次像秦末一样,席卷天下,只是和秦末那次不一样,这次农民起义,老百姓是真的活不下去才起义的。

而经过农民起义军和朝廷军队,多年“友好”“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nalosh.com/read/554820/1900034.html)阅读,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http://www.nalosh.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